园林景观的文化溯源|园林景观的建筑结构体系
2019-09-26 13:59:38 评论:2 点击:560
园林景观的文化溯源|园林景观的建筑结构体系
景观园林建筑就像人类文明的掌纹,充满对城市前世今生的隐喻。
公元前8000年的地球,远比今天残酷。人类的生存就像一场与自然的捉迷藏游戏,抓住环境的弱点,才能得分活下去。很快,懂得学习的人们摸透了自然的底牌,在这场战役中占领了主动地位,形成了游牧习惯。
像成吉思汗征服大陆一般,帐篷很快征服了草原,成为草原生活的刚需品。它以兽皮或树皮、草叶、毛毡做顶部苫盖,用木杆作支撑,取材自大自然、通风、保温性能良好、轻便易拆装,极大的满足了牧民的需求。这就是帐篷的雏形。在帐篷成为户外居住刚需品的若干年后,时间的针拨到了1955年7月。
欧洲大陆上景观圆林的德国正被一片细腻透明的暑气包围着。阳光和煦,夏风清凉,那恰是一年中最适合户外活动的时节。以往的周末,人们会集中在湖边野餐度假,但这天,他们选择去卡塞尔国家博览会迎接自己的好奇心。
这里景观圆林最吸引人的,莫过于一座拔地而起的风帆,它和以往规矩结实的房子迥然不同。这座白色建筑像一顶扭曲的帐篷,也似一对舒张的翅膀,它仿佛存活在失去引力的世界,人们可以像雏鸟一样躲在它的遮蔽下乘凉。这便是世界上较早的膜结构建筑,它脱离了帐篷的刚需品属性,融入了更多美学元素。与寻常建筑物相比,膜结构建筑就像是展翅欲飞的精灵,刚柔并济,在地平线上弯出一个想象力的苍穹。它们舒适明快、充满自然漫射光,拥有着是其他建筑形式无法实现的哲学意味。
人们迷恋这样的景观园林梦幻神奇,于是在20世纪最后的 20 年中,膜结构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。据专家估计,1970 -1996年世界上大约已建造了 150座。